春深日暖,书香四溢,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不禁思考:如何更好地建设“书香中国”,特别是如何深化“书香校园”的建设,以推动全民阅读,特别是青少年的阅读热情。
近年来,全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展“书香校园”建设,将读书活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。教育部最近公布的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“书香校园”名单,再次彰显了这一努力的成果。64个地区和99所学校因其出色的工作而获此殊荣。
走进这些“书香校园”,我们会发现,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正在形成。校园内,阅读活动丰富多彩,形式多样,旨在激发青少年对阅读的热爱。无论是图书馆、教室还是走廊,都有精心设置的读书角,供学生们随时阅读。这样的环境,使得阅读成为了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深耕课堂,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。以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为例,该校的语文教师高玉仙,通过生动的课堂讲解,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文本,掌握阅读技巧。她不仅注重阅读前的预读和略读,还鼓励学生关注文章的关键信息,学习优秀文本的表达方式和谋篇布局。这样的教学方式,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,也为他们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同时,培养阅读习惯需要家校社协同发力。在重庆“最美书香家庭”陈静家,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成为了家庭文化的一部分。而在安徽宿州市埇桥区,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得阅读的春风吹向了广袤的乡村。这些例子都表明,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。
在学科贯通方面,各地学校也在积极探索。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为例,该校不仅将图书馆打造成学生们的阅读乐园,还在各个教室、廊道、楼梯间设置了读书角,方便学生们随时阅读。同时,学校还推行全学科阅读理念,将阅读素养的培养置于多时段、跨学科体系中。这样的做法,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,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。
新修订的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对学生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,这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,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。同时,他们也需要积极参与到“书香校园”的建设中来,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阅读资源和指导。
总之,“书香校园”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,创新教育方式方法,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阅读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,为建设“书香中国”贡献力量。